“香港 金融科技 周×StartmeupHK创业节2025”于11月3日开幕。证券时报记者从主办方获悉,有100多个经济体的3.7万多名企业高管、800多位演讲嘉宾和700家参展商参会,共同探索前沿科技趋势,带来更多创新与商业发展机会。
在开幕式上,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等多位政府官员发表讲话并阐述香港发展金融科技的最新进展。当天,香港金管局和香港证监会分别发布多个新政。接受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密集出台的新政有望进一步提升香港金融中心地位。
支持内地科技企业香港募资
在开幕式上,李家超介绍了香港巩固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一系列举措,其中包括股票市场将支持内地科技企业募资、鼓励海外企业二次上市、欢迎中概股回归等。
在金融科技领域,李家超表示,香港目前已有超过1200家金融科技公司,较去年增长10%,预计到2032年,香港金融科技行业总收入将超过6000亿美元,年增长率超过28%。李家超表示,香港特区政府计划放宽限制以鼓励更多的投资者进入金融科技领域,也正在探索常规金融中的代币化,同时应用监管沙盒来促进创新和审慎的风险管理。
而许正宇在论坛发言时表示, 区块链 和 人工智能 (AI)是金融科技的关键技术,在市场、企业以及个人层面上,都为金融科技带来实质效益。特区政府在区块链上已经采取许多主导性的举措,例如推动债券发行的代币化,有助提升市场效率。许正宇强调,货币市场的代币化是极具吸引力的市场,能够吸引大量资金。
许正宇表示,目前约有75%的金融机构已经采用或试行生成式AI,希望在未来3至5年内将比例提升至87%以上。
他还表示,正在推动香港和内地两地 跨境支付 的无缝流通,进一步强化大湾区的信用体系与跨境支付的便利性。许正宇强调,许多企业每日都有大量闲置资金可供投资,在现有的银行系统下,从资金到位到获得收益之间可能会有时间差,但透过区块链技术,可以实现企业资金的无缝投资。他相信有不少香港资产管理公司正在考虑并采用相关技术,一旦出现市场机会和符合监管要求,就能够最大化投资效益。
发布“金融科技2030”愿景
在开幕式当天,香港金管局总裁余伟文阐述了“金融科技2030”愿景,旨在将香港发展成为一个稳健、有韧性与前瞻性的国际金融科技枢纽。“金融科技2030”聚焦四大重点领域,涵盖超过40个具体项目。四大重点领域包括:构建新一代数据及支付基建;支持业界全方位应用人工智能;强化业务及科技韧性,并为量子计算机时代做好准备;促进金融代币化。
余伟文表示,公私营及跨境合作的力量,正为香港迈向“金融科技2030”之路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新纽科技副总经理丁耀欣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香港金管局的金融科技新愿景不仅涵盖了当前人工智能等最前沿的技术,也关注未来的潜在挑战,体现了香港金管局推动金融业向数字化、智能化深度转型的决心,旨在确保香港在全球金融科技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丁耀欣还认为,香港金融科技发展的雄心不仅仅是跟进个别技术热点,而是要系统性地构建一整套面向未来的金融基础设施,确保其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在数字时代得以延续和加强。
OSL集团发言人也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新愿景展现出香港金管局对于发展金融科技既拥有前瞻视野,亦保持稳健作风,这有利于保障投资者权益以及维护市场健康发展。其中,金管局对于促进金融代币化的规划,是将香港打造为亚洲乃至全球数字资产枢纽的重要基石。
香港证监会发布
虚拟资产交易平台新指引
香港证监会同样在3日公布了有关持牌虚拟资产交易平台的监管通函。通函内容主要涉及两个重点:虚拟资产交易平台共享流动性,以及扩展虚拟资产交易平台的产品与服务。
其中,《有关虚拟资产交易平台共享流动性的通函》着重阐述了共享流动性方面的政策指引。香港证监会计划允许持牌虚拟资产交易平台与其海外关联平台共享全球订单簿,并研究经纪商接入国际流动性的机制。而《有关扩展虚拟资产交易平台的产品及服务的通函》明确进一步放宽代币准入标准,准许面向专业投资者以及稳定币发行商发售未满12个月交易记录的虚拟资产,同时允许持牌平台分销数字资产及数字证券相关产品。
香港虚拟资产持牌交易所HashKey Exchange相关负责人告诉证券时报记者,香港证监会新政不仅有助于当地数字资产投资者接入全球流动性,也进一步强化了香港作为全球数字资产交易枢纽的战略地位。但需要注意的是,香港证监会此次并非单向“放开”,而是同步强化了投资者保障和市场监管。此外,新的政策指引将允许持牌平台为其他机构提供托管服务,即使相关资产不在本平台交易。同时,亦考虑将牌照范围拓展至虚拟资产咨询及管理业务,以构建更加完善的监管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