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ETF爆发式增长!“打包式”投资趋势显现

中国证券报10-07 20:21

“十四五”期间,国内指数投资市场迎来快速发展。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ETF产品数量超1300只,规模突破5.6万亿元,中国已超越日本成为亚洲最大的ETF市场。

 

近年来,国内资本市场结构化特征显著,叠加投资者结构向“年轻化、线上化”转变,ETF凭借“一键打包特定板块核心标的”的优势,逐步从专业机构主导转向大众广泛参与。

 

展望未来,机构认为,Smart Beta(一种结合被动指数投资和主动投资策略的投资方式)、指增ETF、跨境ETF等将进一步推动ETF市场多元创新,中央汇金等资金长期稳定增持将为市场提供坚实的支撑,国内ETF市场正逐步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爆款产品”频现

 

Wind数据显示,从2020年末至2025年三季度末,境内ETF产品数量由378只迅速扩容至1325只,ETF基金规模由1.11万亿元大幅增至5.63万亿元。数据显示,今年7月,中国已超越日本成为亚洲最大的ETF市场。

 

今年以来,ETF市场扩容进一步提速,前三个季度ETF产品数量新增279只,ETF基金规模新增1.9万亿元,两项指标均刷新单年度历史纪录。

 

公募行业今年涌现出诸多行业主题ETF“爆款产品”,市场“真金白银”的选择昭示着ETF正在成为投资者参与板块行情的重要工具。

 

例如,富国中证港股通 互联网 ETF聚焦港股互联 网龙 头,目前已成为全市场规模最大的港股主题ETF,今年前三个季度基金份额新增近600亿份,排在全市场首位; 华宝中证全指证券公司ETF 、鹏华中证细分化工产业主题ETF紧随其后,基金份额分别新增超380亿份、230亿份;另有15只ETF份额新增超百亿份,覆盖港股科技、 机器人 、银行、军工、港股 创新药 、 金融科技 等诸多热门板块。

 

此外,部分ETF的持有人户数出现大幅增加。对比2025年中报和2024年年报披露的持有人情况可以发现,今年上半年,华安黄金ETF的持有人户数新增近17万户, 华夏中证机器人ETF 的持有人户数新增超15万户。并且,ETF的持有人类型也愈发多元,中央汇金、 保险 、社保、养老金、银行理财、企业年金、外资、公募、私募、 券商 、个人投资者等均踊跃参与ETF投资。

 

“打包式”投资成为趋势

 

为何近年来ETF所代表的“一站式”“打包式”指数化投资方式越来越受到国内投资者认可?

 

结合市场环境分析,泰康基金认为,目前, 新能源 、 人工智能 、高端制造等新兴产业加速迭代,传统行业则在转型升级中呈现分化态势,这使得资本市场呈现显著的结构性特征。行业轮动速度加快,普通投资者选股难度大幅提升。

 

而ETF恰好能有效解决这一痛点。泰康基金表示,作为“行业捕手”,ETF在跟踪特定指数后,相当于将该领域的核心标的“打包整合”。无论是宽基指数覆盖的全市场机会,还是行业指数聚焦的细分赛道,投资者都能通过一只ETF轻松参与,无需再纠结“选择哪只个股”。这种“不赌个股、拥抱趋势”的投资逻辑与基民稳健投资需求高度契合,成为推动投资者风向转变的重要原因。

 

越来越多的年轻投资者正积极参与到ETF投资中。 景顺 长城基金联合 国泰海通 证券、 同花顺 等机构发布的《聚力共赢·ETF客户投资行为洞察报告》显示,2024年,“80后”投资者以29.98%的占比成为ETF投资的中坚力量;“90后”以22.15%的占比、100.42%的年增速快速崛起;“00后”客户数则同比激增212%,成为增速最快的群体。

 

在当前ETF市场扩张阶段, 国海证券 策略团队认为,宽基ETF发挥主导作用,科技、金融等热点主题ETF迅速崛起。展望未来,Smart Beta、指增ETF、跨境ETF等将进一步推动ETF市场多元创新,中央汇金等资金长期稳定增持将为市场提供坚实支撑,国内ETF市场正逐步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