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海洋经济概念“起飞” ,产业链企业瞄准市场窗口期

财联社07-02 18:27

海洋经济概念股大爆发。有机构人士告诉财联社记者,国内船海装备、油气海工相关产业发展已相对成熟,也存在一定需求增量空间,有望实现业绩增长与政策催化双驱动。

 

截至今日收盘, 海工装备 、船海建造相关上市公司,如 亚星锚链 (601890.SH)、 振华重工 (600320.SH)、 深水海纳 (300961.SZ)等涨停。

 

值得关注的是,中央财经委员会7月1日召开第六次会议,研究纵深推进全国 统一大市场 建设、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等问题。

 

今年3月12日,《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深海科技”纳入新质生产力培育方向,明确提出推动其与商业航天、 低空经济 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根据《2024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2024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万亿元,占2024年国内生产总值7.8%。

 

相关上市公司层面,财联社记者从 中集集团 (000039.SZ)处获悉,其旗下中集来福士是中国高端海洋工程装备领先总包建造商,也是国内唯二获巴西国油FPSO总包资质的企业,中集来福士旗下“蓝鲸1号/2号”超深水钻井平台最大作业水深3658米、钻井深度1.52万米。目前,中集来福士深海油气装备订单已排产至2027年。

 

财联社记者日前走访 中国船舶 (600150.SH)旗下中船澄西时了解到,中船澄西通过此前的FPSO、半潜船和铺缆船等船型的修理,积累了大量相关经验,这也将为公司进一步发展深海科技相关产业提供有力支撑。未来,公司也能将在该领域的修船技术资源,嫁接至造船方面。公司未来的产业发展方向,也将聚焦高端、绿色、智能、极地、深海。

 

此外,财联社记者还以投资者身份致电亚星锚链证券部,其证券部人士表示,至于海洋经济,公司本身主营锚链、海洋石油平台系泊链,今年以来一直努力拓展国内外市场,开发相关产品,做技术改造。在漂浮式风电方面,公司也有拿到国内的示范性项目。

 

振华重工证券部方面对以投资者身份致电的财联社记者表示,公司会抓紧海工市场窗口期,进一步推动相关业务。

 

从海工整体市场发展来看,根据克拉克森研究提供的数据,反映海工市场 综合 租金水平的克拉克森海工指数(Clarksons Offshore Index)目前达到113点,处于历史高位。

 

克拉克森研究公司中国区总经理、首席市场分析师幸月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在生产装置市场领域,FPSO仍将是投资重点,而用于 天然气 液化的FLNG已随着技术进步和用气需求增长成为投资亮点。中国市场方面,近年来,中国船厂持续巩固在海工市场的优势地位。克拉克森研究海工数据统计,2024年初以来中国船厂共接到各类海工装置订单168个,总金额近236亿美元,占全球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二。尤其在高端海工制造领域,中国船厂参与度得到进一步提升。中国船厂同期接获8艘FPSO和FLNG订单,总金额达158亿美元,占全球份额的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