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3张券商罚单齐发,借账户炒股、违规承诺收益,更有涉外部平台场外个股期权交易

财联社16:58

监管密集出手,整治证券从业人员违规炒股、承诺收益等违规行为。

 

5月9日,深圳证监局披露2张罚单,陈联、吴瑜被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广东证监局披露1张罚单,梁城林被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

 

作为证券从业人员期间,陈联存在使用他人证券账户买卖股票的行为。目前,中证协官网从业人员基本信息公示中,已无法获取陈联执业信息。据此推测,该人或已离开证券行业。

 

image

 

吴瑜在国投证券从业期间,存在从事公募基金销售业务过程中向投资者违规承诺收益,为客户在公司外部平台进行场外个股期权交易参与提供个别询价、转发报价信息等情形。

 

image

 

梁城林在粤开证券珠海兴业路证券营业部从业期间,存在向客户推荐期货账户操盘手并违规承诺收益的行为。

 

image

 

违规炒股与承诺收益,成为近年证券从业人员典型违规行为。去年以来,已有约119张违规炒股案例。有监管近期要求,券商等机构需加大对从业人员及其近亲属投资行为的管理力度,并将其作为合规检查的重要内容,强化对从业人员的责任追究。亦有行业人士认为,应加大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形成有效威慑。

 

去年至今已有119张违规炒股罚单

 

2024年以来,已有119张从业人员违规炒股的监管罚单,涉及证券公司约20家。

 

以下为近期证券从业人员违规炒股典型案例:

 

5月7日,河北证监局在新一期《证券经营机构监管通讯》中通报了多起案例,其中,河北证监局在日常监管中关注到,某机构未有效落实从业人员投资行为管理要求,未按要求申报从业人员及其配偶、利害关系人的场内证券投资行为;某证券公司从业人员及某证券投资咨询公司从业人员于任职期间,通过控制使用亲属账户及他人账户,持有、买卖股票或其他具有股权性质证券。

 

今年五一劳动节前夕,上海证监局披露罚单,华林证券某营业部从业人员仇某珍在2020年12月至2022年11月任职期间,通过在广发证券个人账户违规买卖股票,累计交易388.64万元,获利5.1万元,仇某珍被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5万元。

 

4月24日,湖南证监局官网发布一则罚单,证券从业人员陈佳友因违规炒股被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管措施。陈佳友在2025年2月25日以前存在使用他人名义开立证券账户并持有、买卖股票的行为。

 

4月2日,安徽证监局发出4张罚单,从涉及的券商来看,包括华安证券和国元证券。从处罚内容来看,均指向证券从业人员,未严格规范自身执业行为,存在借用他人证券账户买卖股票的行为。

 

新规防范从业者违规炒股

 

针对证券从业人员违规买卖股票这一行业顽疾,监管部门始终保持高压态势。

 

河北证监局在监管通讯中要求,辖内机构引以为戒,进一步完善防范从业人员违规炒股的合规内控机制,加强对从业人员及其近亲属投资行为的管理,并将其纳入合规检查重要内容,强化责任追究。

 

今年4月末,中证协就《证券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证券从业人员投资行为管理指引(试行)》在业内征求意见,旨在防范从业人员违规买卖股票、内幕交易等违法违规投资行为。

 

新规提到,券商应当明确监测的范围与标准,通过对从业人员的手机号码、办公电脑MAC地址、公司网络IP地址等关键信息实施监测,防范从业人员利用其配偶、利害关系人账户违规从事证券投资等行为。

 

券商应当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对从业人员证券投资、职务通讯等行为进行监测,发现违法违规行为线索或其他合规风公险隐患的,应当及时处理。

 

规定还要求,券商要通过加强交易行为监测、关键岗位人员和违规线索核查,内部监督检查、严肃惩戒问责、警示教育宣导等方式,真正做到从业人员投资行为管理“看得清”“管得住”。构筑从业人员“不敢、不能、不想”的违规炒股长效机制,引导从业人员提高守法合规意识,珍惜职业声誉,恪守职业道德,规范投资行为。

 

提高“违规承诺收益”违法成本

 

吴瑜与梁城林的违规行为中,均出现违规承诺收益行为。向投资者违规承诺收益,亦是近年从业者易犯违规行为,不时有罚单公布。

 

在行业人士看来,可以通过以下措施防范这一违规行为的发生,要加强行业监管,加大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形成有效威慑;提升机构内控,完善合规制度,加强内部监督,强化培训教育。

 

有券商人士称,加强对员工的合规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员工的合规意识和风险意识,使其明白违规承诺收益行为的危害和后果。将合规文化融入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中,使合规成为员工的自觉行为和价值追求。

 

非正规场外个股期权交易存风险

 

此外,吴瑜所涉及的场外个股期权交易,存在一定程度风险。早前,地方证监局曾警示非正规平台场外个股期权业务风险。

 

2019年2月,北京证监局公告称,近期,发现许多互联网平台通过电话、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方式招揽个人投资者参与场外个股期权交易,引起大量举报投诉。这些开展场外个股期权业务的非正规平台不具备相应的金融业务资质,不受监管部门的监管,资金也不受监控,有些平台还可能涉嫌诈骗。一旦发生纠纷,无论投资者还是监管部门往往都无法联系到公司,投资者的权益无法得到保障。请投资者高度警惕,不轻信、不参与,以免上当受骗。如发生相关纠纷,建议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有市场人士称,中期协在2023年9月27号关闭了自然人投资者直接参与场外期权的通道,目前个人一般无法直接参与,若要参与需通过有资质的机构通道,且要满足资产门槛(如3000万元)和专业投资者认证等条件。

 

如果交易主体不具备相应资质,如非正规平台以“代理券商”名义招揽个人投资者,实则涉嫌虚假宣传、欺诈或非法经营,这属于违规行为。此外,个人投资者未经批准直接参与场外个股期权交易,或者机构与个人投资者私下开展场外个股期权交易,也都是违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