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乙巳蛇年首个工作日,广东、山东、安徽等地“新春第一会”如期召开。铆足干劲跑好新春“第一棒”,推动经济增长“开门红”,“新春第一会”释放了哪些值得关注的重磅信号?
信号一:聚焦高质量发展
2月5日,在蛇年春节假期后开工第一天,多地召开“新春第一会”,动员上下力量,吹响“冲锋号”。其中,“高质量发展”成为经济大省的会议主题。
广东高质量发展大会提出,锚定目标、整装出发,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奋力把广东高质量发展之路走得更有奔头、更有劲头。
山东召开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大会,提出深化融资平台和城投公司转型改革等10项重点改革和加力推动科技创新等4个创新要点,明确要把深化改革创新作为做好山东各项工作的“关键一招”,坚定不移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努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不少地方开年即冲刺,“拼经济”力争“开门红”。例如,辽宁表示,要以过硬作风真抓实干,只争朝夕开好局,把各项工作往前赶,确保首季“开门红”,为保证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打好提前量。
此外,湖北在“新春第一会”上明确自身定位与时间表、路线图。湖北全省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推进大会提出,到2030年,力争经济总量达到9万亿元左右;到2035年,综合实力、科技实力进入全国前列。
信号二: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新质生产力,成为多地“新春第一会”的“第一焦点”。
广东明确提出,人工智能正在掀起产业变革,机器人时代逐步照进现实。广东兼具机电技术和数智技术两大优势,要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两大领域下大决心、集中发力,构筑高技术、高成长、大体量的产业新支柱。
当前,科技创新正成为安徽的金字招牌、金色名片,安徽将“新春第一会”主题定为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大会。会议提出,锚定打造“三地一区”战略定位,发挥多重国家发展战略叠加优势,积极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等重大机遇,树立领跑意识,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值得一提的是,更多支持政策有望落地。广东提出,及时推出需求侧政策,助力完成技术走向市场的“临门一脚”,跨越科技成果到产业化的“未知前夜”。要充分激活政策效应,加强产业政策与财税、金融、贸易、投资等政策精准对接、协同发力。
信号三: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此外,多地“新春第一会”对优化营商环境着墨颇多。
2月5日,上海召开全市营商环境大会并发布《上海市聚焦提升企业感受持续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行动方案》,在深化世界银行对标改革、优化为企整体服务、优化涉企监管检查等五个方面安排共58条任务举措,推动营商环境建设再上新台阶。
辽宁召开全省优化营商环境暨三年行动决胜之年动员大会,会上提出,要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强化法治建设、优化公共服务,让各类经营主体在辽宁拥有获得感、礼遇感和归属感。
“要坚持把创新生态、产业生态作为改善营商环境的基本支撑,持续优化科技创新环境,着力延链补链强链,强化要素保障,助力企业降本增效。”辽宁有关领导表示。
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杨成长表示,营商环境改革不仅表现为政务服务效率的提升,更重要的是要以企业主体为核心,通过制度改革切实帮助企业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进而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