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嘉宾:
麻绎文国泰基金量化投资部基金经理
直播时间:
2025年5月12日
麻绎文:今天介绍一下 新能源 板块的投资机会,以及创业板新能源ETF国泰的基本情况。创业板新能源ETF国泰的代码是159387,发行期是在5月12日到5月23日两周,这个产品最大的特点就是聚焦于创业板单市场20%涨跌幅限制的新能源赛道的ETF品种。当前来看,我们觉得新能源板块的行情处于历史偏低位的水平。未来它有供给侧改革的预期,细分产业链也存在相关的投资机会,当前可能是在一个底部偏左侧的位置,也是一个可以去做低位布局的阶段。
01 A股后市有望震荡向上
首先,我们介绍一下当前阶段A股市场的行情观点。首先,近期央行层面推出了一系列新的货币政策利好,包括降准降息等,对于流动性环境还是起到了明显的呵护作用,7天期逆回购的利率也降低了10个BP,同时存款准备金率也降低了50BP,货币政策还是维持着一个适度宽松的环境。
从外围环境看,近期市场最担心的关税问题也发生了一系列积极的变化,我们觉得本轮关税加征的进程相比于2018年来讲节奏明显会更快,我们复盘2018年的话,在2018年的上半年就开始,首先是美方加征关税,后续中国也陆续有加征关税的动作,直到2018年底,中美双方才同意停止加征关税,同时加入谈判的阶段。到了2019的下半年年底才正式发布了第一阶段的贸易协议的签署,所以上一轮关税进程相对来说比较漫长。
但是从本轮的情况来看,关税在4月份的几天之内就加到了比较高的水平,后续加征关税的阶段也已经逐步结束,整个市场的预期也逐步走向谈判缓和的趋势和方向,我们觉得关税对于宏观经济或者对于整个资本市场的情绪压制最明显的阶段在逐步地过去。
在一个外围环境逐步稳定、国内稳增长政策逐步出台的情况下,我们觉得A股市场后续还是有望走出震荡上行的表现,尤其是一些前期调整幅度比较深、当前整体行情处在低位的板块,包括新能源板块,我们觉得还是有低位布局的价值。
02新能源板块投资机会解读
接下来,我们具体来看一下整个新能源板块的投资机会。2020年提出了碳达峰、 碳中和 的长期愿景之后,目前我国还处在一个能源加速转型期,在发电侧,我们能够看到新能源逐步替代老能源,包括用电侧, 新能源车 替代传统的 燃油 车的趋势都在持续,也带动了整个相关板块长期的发展。
从具体的情况来看,我们看到过去几年新能源板块一直处在持续调整的状态,包括我们看到去年9·24以来,虽然我们看到很多板块都出现了比较快速的上涨行情,但是新能源板块是为数不多里面的细分赛道在9·24上涨之后,整个回撤也比较大,部分股票甚至股价回撤到了接近9·24之前底部的水平,所以当前整个板块还是在一个比较低的位置。
(1)新能源车产业链
细分来看,首先是新能源车产业链。去年整个国内的新能源车销量以及渗透率明显超出了市场的预期,过去10个完整年度中,国内的新能源汽车产销量都是位居全球第一的水平,在2024年下半年,整个国内财政政策出台了以旧换新的支持政策,去年新能源车的渗透率也提升了9.3个百分点,提高到了2024年的40.9%的水平。在2023年新能源渗透率达到30%以上的时候,其实市场预期2024年在一个高基数之上,新能源车的销量增速或者渗透率的提升会逐步放缓。但是我们看到实际的情况是,在政策的支持下,2024年新能源车整体的销量渗透率的增长还是比较明显的。
对于2025年来说,消费端的以旧换新补贴其实还是在延续的。今年年初,政策层面已经发布了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明确了2025年会安排3000亿的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的以旧换新,3000亿相比于去年的1500亿有了翻倍的增长。同时,整个汽车报废的范围也扩张到了2018年底以前登记注册的新能源乘用车。
就汽车以旧换新的效果来看,2024年全年,整个汽车置换更新补贴的申请量超过了370万辆,在今年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翻倍的基础上,我们觉得对于汽车以旧换新或者对于新能源车销量的稳定增长也会起到比较明显的作用。
今年整个新能源车的新车型增长趋势也是比较明显的,尤其是刚刚结束的5月份上海车展,我们看到有70%的车型都是新能源的,也反映了国内车企电动化或者整个新能源转型的趋势还是非常明确的。新能源车的新车型在车展发布之后,未来几周也会陆续进入到正式发售和批量交付的阶段,也会带动整个新能源车市场的热度提升。
总体来说,在政策补贴以及新车型发布的基础上,我们觉得今天新能源车的销量还是会维持稳健的增长。
从渗透率角度来看,我们觉得2025年最有可能超预期或者说渗透率提升比较明显的还是海外市场,尤其是欧洲、美洲等地区,因为当前这些地区的新能源车渗透率还是比较低的,比如说欧洲地区2024年新能源车渗透率还是在20%左右的水平。2025年,欧盟会开启新一轮碳排放标准的执行,对于车企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要求会更加严格。同时,我们看到欧洲的车企也会陆续推出相对比较经济型的电动车新车型,也会引领海外电动车渗透率的提升。
对于美国市场来说,我们看到今年会有自动驾驶监管层面的放松,在电动化和智能化 综合 的趋势背景下,整个新能源车的销量以及渗透率的提升可能会逐步复制国内在2021年到2022年的路径,渗透率可能会进入到加速提升的阶段。
从全球维度来看,尽管说国内的新能源车渗透率达到40%,处于一个比较高的水平,但是对于全球来说,我觉得还是有比较大的提升空间,2025年可能会逐步迎来渗透率快速提升的拐点。
除此之外,新能源产业链,尤其是新能源车上游的锂电产业链,当前面临着最严重的问题还是产业链供给过剩的问题。从 锂电池 的产业链资本开支来看,包括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等细分环节,其实资本开支从2020年开始都是处在一个持续上行的阶段。当然整体的资本开支在2022年之后增速就逐步放缓下行。
进入到2024年之后,随着锂电池产业链资本开支的放缓,锂电材料的开工率或者整个产业链的产能利用率已经在逐步提升,这也反映了随着下游需求的推动以及供给端过去几年的资本开支下降,所带来的产能利用率逐步回归,表明整个产业链的供需环境已经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好转。从各方面因素来看,锂电产业链已经在逐步走出供需格局最差的底部,从产业链景气度维度来看,后续有望走出一个筑底回升的趋势。
新能源车产业链还有一个长期的发展趋势,就是以 固态电池 为代表的新技术,从长期电池发展趋势而言,固态电池具备更高的能量密度和更高的安全性,比较适用于在 低空经济 或者低空飞行器场景中进行使用,长期来讲,这个产业链的下游需求还是会有一些新的增量。
从产业进展维度来看,当前已经有一些半固态电池在新能源车型上进行使用。对于全固态电池来讲,预期到2027年进入到规模化量产的阶段,市场渗透率大概会在2026年到2027年进入加速上行的阶段。从整个产业链的竞争格局上来看,目前中国企业在固态电池产业的布局数量是最多的,在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方面的进展也是比较领先的。从固态电池产业链发展的趋势来看,未来国内的锂电产业链也会有长期的发展空间提升。
总体来讲,我们觉得新能源车产业链还是处在一个景气度筑底回升、长期新技术有发展空间的趋势中。
(2)光伏产业链
新能源产业链另外一个比较重要的细分方向是光伏产业链。在过去几年,不管是国内还是全球,光伏基本上都处在一个新增装机高速增长的阶段,包括今年前三个月,国内光伏的新能源装机也保持在30%左右的增速,所以增长还是比较明显的。但是随着技术效应的显现,我们觉得2025年之后,从全球维度来看,光伏的新增装机会从原来的高速增长逐步过渡到平稳的阶段,对于市场的影响来看,也就是下游需求整体可能会进入到一个平稳阶段。
当前对于整个光伏产业链冲击最严重的还是来自于产业链供给端的产能过剩,以2024年为例,国内各个环节的光伏产能,包括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等等都是处在一个供给端产能过剩的状态,尤其是硅料产能过剩能够达到2倍以上。
目前整个产业链的投资机会最重要的变化还是来自于供给端的政策推动,去年12月我们看到了光伏产业协会已经召开了光伏行业的年会,企业也签订了一些自律减产的协议,今年更高维度层面上,政策对于恶性竞争都提出了整改的意见和方向,在今年下半年可能整个光伏产业链还会提出具体的减产政策和举措,也会带动整个产业链未来供需格局预期进入到逐步改善的状态。
对于股价来说,现在已经充分反映了供给过剩的悲观预期,未来随着政策的出台,我们觉得不管是看估值还是看股价,都还是有比较大的修复空间。
(3)风电产业链
新能源产业链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部分是风电产业链,去年新能源装机增速相对来说比较平稳,同比增长处于6%的状态,2024年前三个季度国内的风电新增招标量同比增长了93%,但随着去年招标高增,今年整个装机的景气度也会比较高。从市场预期来看,2025年到2026年国内的新增装机可能会达到107和123吉瓦的水平。在去年招标高基数的基础上,今年整个产业链的业绩兑现性和装机的景气度还是比较强的。
03创业板新能源ETF国泰投资机会解读
接下面,我们介绍一下创业板新能源ETF国泰标的指数的基本情况。创业板新能源ETF国泰跟踪的是创业板新能源指数,这个指数是在创业板市场中选取整个新能源产业链比较有代表性的上市公司,有50只的全成分股。
除了细分产业的要求之外,指数也剔除掉了一些质押率大于60%的股票,这些公司的爆雷风险相对会高一些。另外,也强调了成分股近三年的研发投入占比以及近三年的平均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剔除掉了排名比较低的公司,其实也是指向了成分股里面公司的研发投入强度以及营收的成长性相对来说是比较高的,这样选出来的公司也帮大家规避一些基本面盈利能力比较差、成长性比较差的公司。
从成分股来看,指数的细分行业分布中,整个新能源车的占比大概在72%,光伏是25%,风电是3%,这三大块基本上构成了指数最主要的子行业。新能源车里面最大的一块是锂电相关产业链,电池化学品和锂电池分别能够占到指数整体的17%和27%,两块加起来能够达到40%以上的权重。除此之外,光伏里面最大的一块是 逆变器 ,占比能够达到13%。总体来讲,这个指数最主要是由锂电产业链、光伏里面的逆变器、光伏设备等细分方向构成的。
我们觉得这个指数在创业板里面优选了研发投入强度高、营收成长性比较强的公司。另外,创业板里面的新能源公司本身相比于其他主板的新能源板块的公司来讲,确实也具备更强的股价弹性。
我们复盘指数的历史收益表现,指数自基日2017年12月29日以来,截至2025年的3月24日,创业板新能源指数的累计涨幅达到了139.84%,也是大幅跑赢了 中证新能 源、中证新能源车以及中证光伏产业等同类新能源指数。另外,在过去几年的下行周期里面,它的回撤控制相对来说也会更小一些。过去7个完整年度中,它都能够跑赢中证新能源指数。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指数历史的长期业绩表现相比于同类指数来讲还是比较突出的。
除此之外,指数的市值分布特点相对来说是偏中小市值的,整个成分股的平均市值大概在464亿左右的水平,也是要远远低于中证新能源指数的626亿。指数在200亿以下的市值权重占比超过60%,这样一个行情的弹性相对来说是比较强的。
另外,我们看到在2023年和2024年,指数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明显高于同类的新能源指数,所以业绩韧性相对更强,所以我们看到在过去几年下行周期里面,它的回撤相对同类指数也会更小一些。
大家也比较关心整个指数的估值情况,目前来看,创业板新能源指数的PE估值大概在22.27倍左右的水平,也是位于2022年9月29日指数发布以来的40%左右的分位,距离2022年近50倍的历史高点其实还是有比较大的差距。随着今年创业板新能源指数的一些调整,指数估值也到了一个相对来说历史中偏低的水平。
最后,我们做一个总结。首先,创业板新能源指数历史表现相对来说比较突出,由于过去几年业绩韧性相对比较强,带来了指数上行周期弹性比较强,下行周期回撤相对来说更小。另外,目前指数估值处在一个中偏低的合理位置。
展望未来,当前新能源车产业链尤其是锂电行业,过剩产能已经处于一个加速出清的状态,原材料价格也在逐步企稳,固态电池等一些新技术也在逐步推出,未来会进入到一个量产、商业化的阶段。另外,光伏产业链在今年下半年可能会进入到一个供给侧改革政策更加明确的阶段,未来企业盈利也会逐步迎来好转。
风险提示:
投资人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人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是定期定额投资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
无论是股票ETF/LOF基金,都是属于较高预期风险和预期收益的证券投资基金品种,其预期收益及预期风险水平高于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
基金资产投资于科创板和创业板股票,会面临因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提请投资者注意。
板块/基金短期涨跌幅列示仅作为文章分析观点之辅助材料,仅供参考,不构成对基金业绩的保证。
文中提及个股短期业绩仅供参考,不构成股票推荐,也不构成对基金业绩的预测和保证。
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或承诺。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您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提前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您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购买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