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加力支持实体经济。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认为,货币政策提出“适时降准降息”,支持消费、科技,结构性工具或有创新增量。
“中央政治局会议对宏观政策定调‘更加积极有为’,货币政策则是延续了‘适度宽松’的基调。”明明分析说:具体到货币政策总量工具层面,会议要求“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加力支持实体经济”,预计后续在兼顾内外政策环境的前提下,降准、降息工具或适时落地;在货币政策结构性工具层面,会议要求“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支持领域主要针对“科技创新、扩大消费、稳定外贸”等方面。
会议提出,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明明表示,2022年央行设立了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消费端的结构性支持工具预计也将很快落地。预计相关再贷款工具,将更多关注对消费、养老等领域的精准支持。
会议提出,创新推出债券市场的“科技板”。明明认为,这将为科技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加快成果转化提供支持。
“债券市场‘科技板’的设立,不仅是融资工具的创新,更是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体系的关键突破。”明明表示,通过多元化债券产品、政策激励与市场化机制的结合,有望系统性缓解科技企业融资难题,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助力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地。
在明明看来,债券市场“科技板”可以通过创新债券发行交易制度,比如运用信用增级、风险缓释等工具,降低科创企业发债门槛和成本,吸引更多市场化资金参与。
明明认为,通过债券发行,科创企业可逐步建立公开市场信用记录,提升信用评级,为后续融资创造有利条件。债券市场“科技板”聚焦“硬科技”属性,符合国家战略导向,可以吸引更多机构投资者关注,形成良性资金循环。